李敖曾经说过: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强者,多不得好死。
再见李敖,云深不知处,但是你信仰的正义不会提前谢幕!
他年初被查出来罹患脑瘤,医生断言只剩3年可活,在年6月14日,李敖宣布开新节目《再见李敖》,向这个世界告别。
其经纪人郑乃嘉更公开了李敖的亲笔信,透露他的余愿:想在余生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编完成,还想与家人、朋友及仇人最一个最后告别,阔别媒体十年,也想透过这个节目,让观众见证他人生谢幕。
再见了李敖,没有想到的是,他提前向我们告别了,据各大媒体、公号发文证实,年3月18日上午10点59分,李敖安然离世,与世长辞,享寿83岁。一些百科等栏目,颜色黑白作为悼念!
“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这位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狂才,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的文学战士。
有《为自由招*》、《阳痿美国》、《李敖有话说》、《红色11》等多本著作,但许多著作与世格格不入,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创下历史记录,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
他身份多重,影响深远,分别有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之称,人们却喜欢用“尖酸刻薄”的批判家评价他,他敢骂,不是浪得虚名的。
经他抨击骂过的人超过余人,在古今中外“骂人历史”上,大概无人能望其项背,甚者著名文学“战士”鲁迅先生都略表惭愧。
有人拿他更鲁迅先生做对比,然而他却说,“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不错,不过他情绪太多,把情绪语言抽走以后就没料了,你看我的文章,我也骂人,但把情绪语言抽掉后下面是资料”,亦表示过只佩服自己。
他是如此的狂妄,所以早在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掌*的年代,他还因发表抨击当*者言论而在被捕入狱五年八个月。
李敖自己曾经说过:“除了是知名的作家、有名的*治犯,李敖还是人人皆怕的诉讼大王。除了告过‘总统’、五院院长、故宫博物院长、台面上知名的*治人物、媒体负责人,甚至连*府机关,只要被李敖锁定,几乎很难逃过被李敖告的命运。”
他的文章和言论,快意恩仇,有理有据,上个世纪90年代初,很多读者深受启发,并感谢他带来的思想启蒙,如他说的“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所以宋楚瑜对他的评价是中肯的,“他有一句话对我来讲印象很深刻,他说天下没有退休的战士,只有战殁的将*。也就是将*是战死在沙场。他为他的理念,他会有相当的执着。所以很多人说李敖先生是一位侠骨柔肠的好朋友也是最难缠的敌人。”
但也有人说李敖刷存在感,表现欲过于强,永远不服输,如同著名作家王朔这样评价他,李敖,有点太自大了!他有强烈的表现欲而且不肯吃亏。
他26岁的时候就写过名文《老年人与棒子》,他当时抨击了一种老年人在青年时代做过辉煌的事业,老年后落后于时代却酸劲大,愈发固执。
因此有人说他年老后冥顽不灵,似乎在嘲讽着自己:青年时期李敖的这番浩叹,如今可以原封不动回赠给他自己了。他的惊人之言不复有昔日的犀利独到,现在更像一个“网络喷子”。
以前的他,不畏牢狱之灾,年老后,也转变为有话好好说,他也从*治官场论战到娱乐闹剧,起诉过小S,也说过莫文蔚送过他luo照,而谙熟娱乐圈炒作之道的莫文蔚曾经表示:因为他出了新书嘛,宣传肯定是必要的,所以他说什麽都不奇怪啊。
而这一切,胡适先生早年已经这样评价过他,“简直比我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但也认为李敖喜欢“借题发挥”,认为“作文章切莫要借题发挥”。
李敖,已驾鹤西去,他更像是笑傲江湖中的绝世高手,逍遥叹世,打抱不平。虽然在他的疯狂抨击下,也许有过冤枉的人,如同爱国诗人余光中。
但是终究原因,更觉得杨澜的观点更符合我们对李敖的认知,“有着大中华的情怀,又有着满腹的经纶,却不得不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在许多无聊的人和无聊的事上耗损大量的光阴,对于李敖来说也许是一种遗憾和无奈吧。”
王鲁湘更是说的让人心疼李敖,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文人如李敖这般狂妄、张扬、跋扈,他也算得上“道成肉身”,自我历练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一路斩妖除魔的“孙悟空”形象。但是,深入他的世界,我以为他的离奇之举,更多是为了争取更大言论空间而选择的一种生存策略。
这些插科打诨的戏份儿背后,是他浩瀚的人生智慧和深不见底的独立思想。
也许很多人觉得李敖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吧,但是私下他又谦逊有礼,对朋友更是仗义相助,有人曾经问他,文字中的李敖却张牙舞爪盛气凌人,到底哪个才是李敖的真实面目?
对此,李敖笑称:都是真实的,因为我在现实生活中,不太跟人家有是非上的争执,但是写文章的时候就会发生冲突。
古来圣贤皆寂寞,真性情者留其名。很多人也对他的感情之事津津乐道,他与台湾第一美女胡茵梦短暂的婚姻轰动一时,又颇有唏嘘。
人间传闻,李敖受不了胡茵梦作为美女,而生活习惯有些不堪,胡茵梦在自传中这样评价李敖:自囚、封闭、不敢亲密,对妻子亦不例外;洁癖、苛求、神经过敏,绿帽恐惧、歇斯底里;恐惧寒冷,总是戴一顶皮帽,说是怕有人暗算他。
文人多诟病,有才者多数个性独立,众多周知,李敖女人缘甚好,坊间流传他很多与女性之间的风流故事。
对此,李敖说:“《李敖和他的女人们》、《李敖论男女》,这些都是假书,不是我写的。我跟女人的关系,没有别人所写的那样风流倜傥,其实我没那么风流。”
而且他没有别人说得这么风流,而且是很痴情,文人的爱,是构建起来的完美,与其说风流,还不如说是浪漫和自由惹得祸水,还记得年4月22日的那天吗?那是胡因梦60岁生日,与之离婚33年之久的李敖当日通过微博向其前妻送上了祝福。
李敖在微博中写道:“离婚以后23年,我送她50朵玫瑰,是蓦然回首、是生日礼物。10年过去了,多少人非、多少物故。再送60朵吗?我犹豫说不。花店要收件人地址,我要打听。辗转传来的讯息是:她有远行、人在大陆。我恍然一笑、欲送还休:没人看到60朵花谢,岂非礼之大者?蓦然回首,众里不再寻她,云深不知处。”
李敖还是走了,再见李敖,云深不知你处,但你的思想却影响了很多人,在你最后的告别亲笔信中,我们看到你年老后的妥协,那是一种追求美好正义的真性情。
“因为是最后一面,所以我希望这次会面是真诚,坦白的。不仅有我们如何相识,如何相知,更要有我们如何相爱又相杀。对于来宾,我会对你说实话;我也想你能对我讲真话,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或许我们之前有很多残酷的斗争,但或许我们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希望通过这次会面,能让我们都不留遗憾。不留遗憾,这是我对你的承诺,也是我对你的期盼。”
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强者,多不得好死。再见了李敖,但正义不会提前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