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
方剂组成及用法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分温再服。
若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二两。
出自《伤寒论》,请遵医嘱。
方效主治
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冷汗自出。
温阳救里,温胃补虚,制化下焦。
病症起因
在《伤寒论》中,“四逆汤”是主治少阴里病的方子。
什么是少阴里病?
特征:脉微细,但是喜睡眠。
病理:代谢机能降低,体内热量不足,血液流通不畅,所以表现为脉细微;营养失调,身体运转无力,所以喜睡眠。
病根:气虚、血少。
如何治疗呢?
补阳:生阳复阴,把阳气补回来,阴气自然回头。
适合温性药:少阴病属于虚寒所致,所以温性药是治疗的最好方式。
温胃补虚,制化下焦:少阴病关乎气血,仅限于中焦、下焦,在胃、肠脾胃中。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而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出自《伤寒论》
少阴病虽然不是一个严重的病症,但是它非常的关键,扶阳派吴荣祖先生说“天地靠日光明亮,人类靠阳气来支撑”,所以当我们感觉“气虚”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是否需要调理身体之阴阳,切勿耽误。
方义、配伍
四逆汤的配伍特点在于:附子,补肾火而回阳;干姜辛热,温中散寒;炙甘草补脾阳,益肾阳;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合用,可以温阳救逆。
草本档案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缓解药物*性、烈性。
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附子:辛、甘,大热;有*。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写在最后
“四逆汤”属于气血不足,阳气不足的急救方。
如果症状不严重,建议“甘草干姜汤”也可温中散寒,补虚生津,暖肠胃,并简单易操作。
参考:《伤寒论通俗讲话》、《探源经方》
记住哟,阳气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