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鲁迅父亲治病的陈莲河真的是庸医么
TUhjnbcbe - 2022/12/12 21:16:00

鲁迅先生在《父亲的病》中曾写庸医误人的故事,大体是这样的:鲁迅的父亲患有很严重的鼓胀,遍请名医,无济于事,经推荐,请了一个叫“陈莲河”的名医,名医用药很特别,尤其是药引,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鲁迅先生讽刺道:“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最终,这位叫“陈莲河”的名医也未能治好鲁迅先生父亲的病。

鲁迅《父亲的病》

基于此,鲁迅先生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医不过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现在很多反对中医的无聊人士也在拿这个例子做佐证,蟋蟀就蟋蟀,为何还要原配?岂不是故弄玄虚?不是原配的蟋蟀难道有效成分就不一样么?甚至一些中医也在怀疑,“陈莲河”就是庸医,原配蟋蟀就是无稽之谈,果如是乎?

首先我们来看,蟋蟀能不能入药?

《药典》记载味辛、咸,温。有*。可以利尿,破血。用于水肿,小便不通,尿路结石,肝硬化腹水。《任城日记》——治水蛊。

《纲目拾遗》——性通利,治小便切。

《四川中药志》——治阳痿。

《医方集听》——治小水不通,痛胀不止:蟋蟀一个。阴阳瓦焙干,为末。白滚汤下,小儿减半。

《养素园传信方》——治跌扑伤小肚,尿闭不出:蟋蟀一枚。煎服。

《现代实用中药》——治老人尿闭:蟋蟀四只,蝼蛄四只,生甘草一钱。煎汤,分三次温服。

蟋蟀一对

从文献来看,蟋蟀确实有利水通淋的作用,所以,陈莲河用“蟋蟀一对”针对鲁迅先生父亲的水肿、鼓胀是对症的。然而最令人质疑的是旁注小字:“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这是陈莲河被称作“庸医”的明证,但是原配的蟋蟀真的是故弄玄虚么?

并不尽然。中医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中药治病靠的不仅仅是药物本身的功效,医生的对病人的心理暗示也是治病的因素,比如名老中医与年轻中医开一样的方子,针对同一个病人,病人就会觉得名老中医的方子比年轻中医的有效。所以大家都竞相去找名老中医,仿佛能挂上名老中医的号,自己的病就好了一半似的。这难道不是一种心理暗示么?关于药引,曹颖甫先生在给一位高官治病时曾经开出“上好的人参一对为引”,刘惠民先生也曾开过“鹿心一对为引”,这样看,陈莲河的“原配蟋蟀一对”为引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心理角度上说,这种对药引子的苛刻,恰恰能造就药效,它更容易使服用者对制作过程的复杂和神秘产生信服力。就如同现在临床上使用“安慰剂”,虽然实质不过淀粉片,但因为医生同样郑重其事地开出来,使病人相信在先,所以仍旧能具备30%的治疗效力。《雷公炮灸论》中描述朱砂的制作过程:“夫修朱砂之事,先于一静室内焚香斋沐,然后取砂,以香水滤过……”这种很有仪式感的制药过程,似乎负载着医者仁心和病人生机。

中药饮片

“蟋蟀一对,要原配”并非是陈莲河的故弄玄虚,而是一种心理暗示,让患者及患者家属相信如此难寻的药引必有一定的疗效。所以陈莲河未必就是庸医一个,鲁迅先生借此事得出的“中医只不过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未免有失公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鲁迅父亲治病的陈莲河真的是庸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