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遗精阳痿之证具有明显的特点,《中医内科学》云:“大抵梦遗有虚实,初起多因心火、肝郁、湿热居其大半,君相火动,扰动精气失位,应梦而泄。及其久遗久致肾虚。滑精多由梦遗发展或秉赋素虚而来,以虚证为多。”并列君相火动,心肾不效者,以*连清心饮。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者,以程氏萆薢分清饮。劳伤心脾,气不摄精者,以妙香散加减。肾虚滑脱,精关不固者,以六味地*丸、左归饮。需要注意的是,遗精阳痿其病因复杂,临床不可一味以肾虚论治,还需从命门火衰、心脾受损、恐惧伤肾、湿热下注等方面准确辨证论治,对症下方调理方可奏效。
遗精阳痿医案一则:
患者男,26岁,初诊主诉:遗精阳萎、耳鸣4年余。病史:患者在4年前无缘故出现遗精阳萎,有时梦遗,在当地治疗效果不显,近三月症状加重,遂慕名来门诊求治。诊见:遗精阳痿,勃起而不坚,偶有腰困腰痛,耳鸣时轻时重,口干口淡,睡眠正常,二便正常。舌苔薄白,弦脉,紧脉。
辨证分析:本案是一个遗精、阳萎、耳鸣俱见之证,诸家论述者多从肾虚来论,然而本案并不支持肾虚之论。一是脉见弦紧而不是沉弱,二虽然遗精阳萎耳鸣较久但却不重点叙述其他的肾虚症状,根据杂病辨证以脉为辨证主要依据的原则,结合诸证,本病当以肝郁气滞,上热下寒,痰饮阻滞,升降失常,心肾失交为主,《内经》有专论调经论一章,并有因而和之是为圣度之论,故以加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解郁结,交心肾,疏三焦而治也。
中医诊断:为肝郁气结,上热下寒,痰饮内郁之证。治法:舒肝解郁,清上温下,化饮安神。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药组成:柴胡、*芩、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桂枝、龙骨、牡蛎、熟*、茯苓等,开中药14剂代煎服,日一剂,分早晚温服。嘱:适度运动,畅情志,节房事,禁烟酒等。
二诊,药后诉半月来遗精大缓,勃起较前有力,耳鸣亦缓,此药已中的,予上方加减开中药14剂代煎服。后予原方随症灵活加减调理2月后诉遗精阳痿耳鸣等诸症基本已消,因时至冬季,遂改开膏方一料巩固。后门诊随访半年获知,患者诸症已消,再未反复。
徐长化教授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退休专家,《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编委,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留校工作至今,教研室主任。在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坐诊。从事医疗工作五十余年,在各级专业期刊和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3篇,公开出版、发行中医学术著作13部,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研究5个。曾应邀赴韩、日等国进行医疗和学术交流,对肾虚、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男科、肿瘤调理等内科疑难杂症颇具心得。》》》打开移动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
-,
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