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辉县首届ldquo百年古树rdqu
TUhjnbcbe - 2021/5/15 10:28: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皂角刺

来源产地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

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间为宜,切片晒干。

生于路边、沟旁、住宅附近。

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

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

1皂荚乔木,高达15cm。刺粗壮,通常分枝,长可达16cm,圆柱形。小枝无毛。

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12-18cm;小叶6-14片,长卵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5cm,先端钝或渐尖,

基部斜圆形或斜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无毛。

花杂性,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有4枚披针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

子房条形,沿缝线有毛。荚果条形,不扭转,长12-30,宽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

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皂角:辛,温。有小*。祛痰开窍。主治中风或癫痫,痰涎涌盛者,痰多咳嗽。用量0.3~1钱。

皂角刺皂角刺:辛,温。活血祛瘀,消肿溃疡,下乳。主治淋巴结结核,乳腺炎,恶疮,痈肿不溃。用量1~3钱。

《中国药典》

辛,温。

归肝、胃经。

消肿托*,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中药大辞典》

性温,味辛,有小*。

搜风,拔*,消肿,排脓。治痈肿,疮*,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中华本草》

辛;温

归肝;肺经

消*透脓;搜风;杀虫。主痈疽肿*;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皂角刺: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醋煎涂,或研末撒,或调敷。

皂角:用量0.3~1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辉县首届ldquo百年古树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