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这部电影不像是一部穿越剧,不过全程的笑点很丰富
《乘风破浪》的剧情让我想到了小时侯看哆啦A梦的样子,回到了自己未出生的时候,还顺便帮自己爸爸和妈妈在一起,要不是从头看,确实剧情看不出穿越剧的感觉,只是有些时间上有些别扭,不去管,这部电影不像是一部穿越剧,医院中回去,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变化,编剧还是挺有心的。不过从一开始太浪就以一个赛车手的身份出场,还是跑的拉力赛,咦,突然脑海里想到了韩寒,对赛车不了解,就认识这一个,莫名想到而已,不过后来在回忆人生的时候,第一次开车入坑,第一次得到赞助,韩寒有点像哦,这片子不会和韩寒有关吧。
放下这个,说剧情。第一次遇见父亲,第一次进入父亲的生活,这里略显平淡,太浪没有过于惊讶与激动,正太也没有因为太浪熟悉自己家的一切而责备,还拉进了帮会,不过这也才有了后面的发展,全程也算时不时有些笑点,但是说这是喜剧我觉得有点不妥,这不是一部你能从头笑到尾,笑的停不下来的剧,每次笑的时候之后可能带来的尽是平淡,不过这也不是你看过以后感觉悲伤的一个故事,全程用对比现在生活中的笑点作为笑点,“这是一个没有人问你静静是谁的年代”,还有一些笑点,便是那个时代的笑点。
回想很多人小时候,太朴实,没心机着实觉得好笑,很可爱的好笑,这给一些人带来的感觉反而更真实,这样看来,这片很有文艺范啊,编剧还挺文艺,不想多想,接着看剧。太浪第一次遇到坏人时跑了又觉得自己死了就不怕死了,而影片最后又是通过自己触碰自己回到现实,作者没有明说,我觉得可能像是《盗梦空间》,在梦中无法死去,但是死亡意味着永远沉睡什么的吧。最后让我确定这剧一定和韩寒有关的是看电影的时候有这样一句台词,“起开,我要看哥哥”,镜头还专门给了Leslie,好吧,算是对哥哥的致敬了。
伏笔做的太明显,有时候就没有预期的惊喜而言了,不过剧情上到时没有很多累赘,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看到最后也没有疲劳感,而且赵丽颖的演技确实挺好,尤其当她托起太浪的时候,说如果有你这样一个儿子一定会后悔的时候,面对同龄的太浪,自己似乎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一样,很亲昵的母爱油然而生。而太浪很多时候明明知道结局却没有阻拦正太的决定,可能是出于尊重自己的父亲以及觉得自己死了无法改变现状的感情吧。还有片尾的一个细节,镜头照在小花头上皮筋上,很普通的一根黑色皮筋。
只不过带来一个金属的装饰,想起自己的母亲似乎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一直觉得太平常了,可能那个年代那种审美觉得这似乎很好吧,这个细节很符合时代,确实拍电影走心了。最喜欢里面太浪和正太最后的对话:“我是天赋”“我是遗传”。最后给了父亲的肯定,也给了自己希望,像是《摆渡人》里面,一段奇妙的经历,渡人渡己吧。列帮派事件后理解了父亲正太并见到了自己未曾谋面的母亲小花。有人说《乘风破浪》抄袭20年前的《新难兄难弟》,只抄皮毛片尾却没有致敬字样。就回到过去这个梗来说,《乘风破浪》在场景布置上还有所欠缺,除了港片、老歌、刻意的街景以及主人公的服饰等。
完全看不出这是年。一些片段剪到现代片里一点也不违和,路人掏出一部iPhone我都不觉得奇怪。另外,一些逻辑也对不上。阿浪一再提醒正太不要犯事,为什么还要和他去找王老板,虽然讲起来是兄弟义气,但他明知道这样会让正太坐牢六年。也有人说不能改变历史,那么当阿浪醒来向正太做帮派手势时正太那会心一笑又是怎么回事。看着自己的儿子越来越像之前的兄弟,不会毛骨悚然吗?小花生产后,阿浪又是否进行开导呢,为什么阿浪能和小阿浪在同一时空呢。点题来说,通篇没有提及“乘风破浪”,除了主角名字里有个“浪”字。也许因为篇幅,许多问题没有进行解答。
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夕阳下的剪影、忽明忽暗的香烟和一些静态街景可作为摄影作品的范本。听了几首老歌,倒也朗朗上口,没想到《FiveHundredMiles》的中文版也能如此有韵味。李荣浩太适合王老板这个角色了,韩导真棒!六一的蠢,我想每个人都犯过,爱情也好事业也罢,我们总能为某个人两肋插刀,即便笨拙的不像话。厨房里的打戏让我知道了肥肉的又一用途。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果能像片中这么愉快的和解就好了,希望正太不要再踹阿浪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