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播放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你看了吗?和谁一起看的呢?
电影分别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导演的。分四个故事讲解,跨越了很长的时间维度,不同年龄的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他们成长的年代不一样,经历和身份也各不相同,所以看的时候带给他们的冲击点也不一样。四个故事也各不相同带来的感觉也各有千秋。
虽然相比于祖国和家乡,父辈这个主题变小了。但它从儿女的视角出发,分四部分,把几代父辈们的努力和奋斗写的淋漓尽致。把父辈对儿女的影响刻画得真真切切。
第一部分:由吴京导演的《乘风》
它是抗日战争戏,比较豪情壮志富有苍伤感。总结:“京”喜。主角马仁兴是曾经拍过战狼的吴京担任,并亲自导演,场面自然无可挑剔。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文戏演,它带给了我不少惊喜。
它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马仁兴团长马率领冀中骑兵团在抗日战争中保护群众撤离的故事。对于吴京来说军旅题材是小菜一碟,我以为我看到的只有豪情壮志与拼搏杀敌。却万万没想到他刻画的军中父子情是那么的复杂。
表面来看,马仁兴是一个严父,作为团长的他对乘风只有命令和训斥。对儿子的疼爱从他身上看不到半点。而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有一段是一个雨夜乘风问他说,你啥时候能像关心别人那样关心关心我呀?马仁兴只是默默的掏出了一把艾草,给儿子治疗。作为父亲怎么可能不爱自己孩子。只不过这份爱深沉且内敛,不管面对敌人多么英勇无畏,坚强果敢,但面对孩子它始终会很温柔啊。
还有一段是马仁兴独自穿过一人多高的草荡,放声痛哭的情景。那矛盾的心情让观众看着都跟着揪心。
最后马仁兴率领冀中骑兵团奋勇杀敌,千军万马义无反顾。当战马踏过敌人的身体,马仁兴把血红色的旗帜插在了山头的时候。那压抑在每个人心底的情绪才得以宣泄。那一刻我父亲更是激动得一直拍手叫好。
第二部分:由章子怡导演的《诗》
它讲述老一代航天人的故事。是最容易赚人眼泪的,是最让人感动的。
作为新人导演章子怡,能够拍出这么有浪漫情怀张弛有道的电影真的很厉害了。她把一个普通航天家庭的悲欢离合,材米油盐刻画得生动有型。对于细节的把握,人物情感的刻画等都非常的棒。
通过写诗这个线索慢慢的勾勒,张弛有度的渲染。给爱人写诗之夫妻的浪漫,在天上写诗是中国航天人的浪漫。
章子怡通过极富魅力的女性视角,将故事拍的举重若轻,细腻解。深刻通过房子漏水,孩子们渴望吃一次肉等生活中的点滴,以小见大的呈现了当年我国科研工作的艰苦困境。在这一段中母亲和我都不知道感动得流了多少泪,眼睛都快哭肿了。
第三部分:徐峥导演的《鸭先知》
它讲述中国第一个电视广告的诞生。给人的感觉比较温馨。总结:“峥”气。
这个故事相比于前两个故事,氛围明显就轻松很多。徐峥把一个精打细算、善于变通,强于动手、敢于冒险的角色演的活灵活现。剧中他叫赵平洋,他儿子叫东东。东东写的我的父亲,把父亲吹成了经济学家。被邻居家小孩在课堂上给拆穿了,惹来全班同学的邪恶嘲笑。
但他的父亲虽然暂时落魄,思想却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方,拍出了中国第一支电视广告。这一段也让我陷入了回忆,旺旺糖、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是小时候最常见到的广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正是有像片中赵平洋这样敢于天下先的父辈们的存在,他们大胆尝试,开拓创新,才会有后来无穷的可能。
第四部分:沈腾导演的《少年行》
它选择了“科幻亲子”题材。感觉就比较欢快,比较富有喜感。总结:“腾”飞。
一个失去了父亲的小孩儿和沈腾饰演的从未来穿越回来的机器人,他们之间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短暂相处的故事。这个故事基本就是开心搞笑的。
我弟弟说这个故事和父辈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我却觉得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现。小孩的爸爸是研究人工智能的,和父亲一样,他也喜欢搞发明,做手工。而沈腾这个机器人的出现,更是在他的学习方面给予了极大的鼓励。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难道不都是父辈们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所得到的结果吗?
《我和我的父辈》我是才和我的家人一起看的。它带给我家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乘风》讲的是抗日战争,这是父辈用鲜血为我们创造出的和平。这个是爸爸最喜欢的。《诗》讲的是造火箭,这是父辈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打下了基础。感动得我和妈妈哭了好几次。《鸭先知》讲的是中国大陆第一支电视广告的出现,展现出父辈们在改革中敢于当第一人。弟弟却喜欢他的勇于拼搏。《少年行》将故事讲到了未来,让我们了解到此时的我们也将成为下一代人的父辈。这个当时我女儿觉得特别有意思,说自己也想拥有一个这样的机器人。
所以你们看了是怎么样的感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