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0/18 17:54:00
《人间一格》格子著译林出版社出版本书是青年作家格子的首部随笔集。从童年的小村庄,到川流不息的大城市,他打开自己这间“格子”,回溯那些记忆中的日子,凝视一路所遇之人,怀着对自我的诚挚探究与对世界的无限兴趣,重建日常的趣味与诗意。30余篇温暖轻逸的故事,连缀起时代变迁里的集体记忆。“刘村是中国最普通的村,北京是中国最耀眼的城。我走的是一条无数人走过的路,它并不新,只是很奇怪在文学上它依然像片处女地。所以非常偶尔地,我会觉得自己在写的是庄重的文字,它们在描写一整代人。”作家麦家评价:“格子让我想起海明威,从记者穿插到作家,如回家一样。这也是一本关于‘回家’的书,人间的家,世纪的家,情理的家,心的家。正如乔治·斯坦纳所言,造物主是卡夫卡的叔叔,不会给我们一个简单的世界,格子是海明威的同族,总在连绵起伏的诗意中给人一种拼命一搏的力量。”内文选读:你是我的自由(后记)写作者的身体像一个容器,有人无穷无尽地输出,仿佛生下来肚子里便装满文字,甚至说不定已装订成册。有人无穷无尽地输入,到生命结束为止都不曾写出一行理想的文字,也不曾写出一本完整的书。王国维把前者称作“主观之诗人”,认为这等人“不必多阅世”。后者没有人理会过,湮没在人类闪耀的星空之外。十几岁时我便明白,这世上唯一有趣的事情便是写作。不过别当真,那时阳光正好,人生有太多选择,我还动过当科学家的念头,仅仅因为高考前连续13次物理考了满分。20多岁时我痴迷于往容器里输入,吃书一般咽下去无数文字,迟迟不知道该如何输出模糊的自我。如今30多岁了,有件事已再清楚不过,写作可以无限拖延下去,而时光将不负此责。我用来安慰自己的写作偶像,已经从29岁才动笔的村上春树,变成了44岁才创业的任正非和62岁开始到处推销独家炸鸡方案的哈兰德·桑德斯上校。一个作家开始写随笔,往往是创作完一部巨大的小说后,或是经历了人生中难得的重压后,给自己一点喘息空间。写随笔的那天也许心情还算愉悦,但天气想必既不阳光充沛,也不大雨滂沱。它会像随笔一样不好不坏。作家甚至不需要为这次动笔准备一身柔软的睡衣,此时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灵感。它似乎只是作家在用文字侃侃而谈,发泄自己多余而不忍丢弃的情感。在我所受的教育和阅读经历中,这一点近乎共识。如果一个人开始写作时决定选择随笔,他应当是决心在文字的低空中飞过。本书作者正是这样一个人。但我同时还是另外一个人,像其他热爱随笔的人一样,对自己的人生给予了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