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泪目一封来自抗日烽火的家书蕉城区融媒
TUhjnbcbe - 2024/5/12 16:53:00
儿童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baidianfeng.39.net/a_zjwd/190603/7189474.html
作者:黄垂贵蕉城区党史研究室里珍藏着一封家书,那是虎贝镇东源村抗战烈士王和春的一封家书。20多年前,在宁德市(现蕉城区)党史研究室工作的蔡作厦同志在收集编写抗日战争事迹材料时,偶然发现一封新四军指战员王和春从漫天烽火的抗日前线写给胞兄的家信,信笺的下方印着醒目的几行字:“前线亲爱的青年同志们!虽然我们是:一在前线,一在后方;可是我们的精神是在一起——民族革命的战线上,今天,纪念国际青年节,我们握起手来吧!我们要永远团结在一起!”这是国家和民族危难的时刻,新四军6团指战员与闽东苏区人民心心相印,团结奋进,共同抗日的真实写照。王和春的家书是这样写的:王昌满兄:自来对(与)你分别以后,没有看到你的信来往不知道一切情形怎样,你在家理(里)身体好吗。请你,(把)我们本乡的情况写信告诉我呢(吧)。弟在外面身体都很好,弟在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工作,各方面的生活也很好,还有经济上,有一点服(困)难,大的服(困)难是没有,是有小的服(困)难,弟本身生活能挂(过),要寄钱回家是不可能的,弟在外面担任革命的工作也不可能想回家的事情,请你对我哥说明白,现在日本帝国主义想巴(把)我们中国灭亡了,我们全国人民在抗日中都有责任,但是现在想要回家就没有国也是没有家乡,我想巴(把)全中国人民和军(队)一切力量团结起来能够抗战最后得到(胜利),中国人民就有解放,还(凡)是不抗日的就要灭亡。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是一个强盗的战争,他们国内的人民都是反对他这个强(盗)的战争,他的士兵也不原(愿)到中国来打仗。请你接弟的信后速回信好吗。经(今)后的通信处寄安徽繁昌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可寄到。弟的像片给你一章(张)看看呢(吧),此信是我自己亲笔字写的,我的话不多说,下次再说,完了。此致抗战胜利弟字名王昌圃,官名王和春呈(印)民国廿八年八月廿日(注:括号内的字样为当时作者的补正)这封家书虽然历经辗转,珍存已达半个多世纪,但是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沉的热爱,对日本强盗践踏中华大地的刻骨仇恨,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信中字字熠熠闪光,句句铿锵有力,催人泪下,激人振奋,这不是一封平常的家书,而是闽东健儿出征抗日前线、请缨杀敌的战斗檄文。但是此信写于民国二十八年八月廿日,信封早已不知去向,要追寻收信人及其家乡将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抗战烈士王和春的家书复印件在蔡作厦同志的努力下,几经周折,终于在虎贝镇东源村查到了王和春烈士的胞兄王伏教。王伏教老人在战争年代曾是地下交通员,为游击队联络送信、筹备粮食等,为革命作出了贡献。王伏教还有一个弟弟叫王三贤,年参加革命,是闽东游击队队员,年6月在霍童八斗被敌人杀害。王和春、王三贤兄弟在年都被评为革命烈士。王和春又名王昌圃。年出生,年参加革命,年10月加入闽东红军独立师。年参加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等职。参加过夜袭浒墅关等战役。年调到安徽省繁昌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工作。同年在皖南战斗中牺牲。虎贝镇东源村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王和春非常惦念家乡和亲人,曾几次给家里来信并寄上照片,因为其胞兄王伏教不识字,家信都是寄给同村识字者王某转的,信上大都说些抗日前线的事情,可是因时间久远,信件和照片均已遗失。王伏教深深地记得,胞弟王和春曾从安徽前线寄回全身戎装,披挂着指挥带和驳壳枪的照片,显得非常英俊威武,同村79岁的王迟芳和76岁的黄垂德等老人当年也都看过这张照片,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说,当时全村人都为此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后来,战争越来越激烈,王和春和家乡亲人就失去了联系,王伏教四处打听胞弟的下落,也渺无音讯,直到很久以后,才从皖南前线撤退下来的一位新四军伤病员口中得知他的胞弟王和春已在一次战斗中阵亡,王伏教感到万分悲痛。王伏教老人坚持在山区小村务农,默默无闻地生活着,他从不和外人谈起他们兄弟参加革命的光荣历史。王伏教老人已在多年前去世。在宁德、在闽东有许许多多像王伏教老人这样饱经风霜的新四军家属,他们的谦虚、勤劳、团结、奋进的精神为人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End·责任编辑丨朵朵值班主任丨林翠慧
1
查看完整版本: 泪目一封来自抗日烽火的家书蕉城区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