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平时去看大夫时,都说自己没有力气,特别累,可是大夫问他怎么累,又说不上来,只说自己浑身都累,这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很多的困难,如果能自己知道如何累,对于诊断的准确性也能提高很多,对于中医来说,累也叫疲劳。下边就来详细说一下这个疲劳。
《黄帝内经》中对疲劳就有较充分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使中医疲劳理论不断完善。内因、外因均可导致疲劳,但以内伤尤其过劳为主要病因。疲劳为害,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为脾、肝、肾,首当推脾。疲劳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范畴。
中医学很早以前就非常重视人身体的疲劳现象,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称谓。如:疲乏、无力、倦怠、脱力、解亦、五劳、七绝等等。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情况,疲劳可以表现在不同的部位上,除全身乏力外,有四肢怠惰、腰腿酸软、精神不振、视力疲劳、阳痿早泄、反应迟钝等等,疲劳既可出现在健康人身上,也是很多疾病中出现的某一个症状。因此,长久的疲劳既是一些疾患的原因,其本身也可能是某种疾患的一种情况,换言之,疲劳可能蕴藏着某种疾患。
疲劳如长期得不到完全恢复,如频繁的过度紧张训练、不适当的提高训练要求和劳逸安排不当等,使大脑皮层机能受到破坏,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紊乱,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态发生异常变化,从而使疲劳转入过度疲劳,即从心理状态转入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训练成绩下降、食欲不良、体重减轻、困倦而失眠、头昏脑胀,久之则可引起神经衰弱、安静时心率加快,甚至出现心脏扩大、病理杂音等。
在中医看来,疲劳现象的出现,与五脏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识,如四肢无力多与脾胃有关,腰酸腿软多与肾脏有关,气力不足多与肺脏有关,头脑不清多与心脏有关,不耐疲劳多与肝脏有关。同时,中医又认为,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全赖于“元气”,元气禀赋于先天而滋养于后天,是人体能量的源泉,与不同的脏器结合就产生不同的功用,所以元气虚弱,就会使人体的各个功能处于低迷抑制状态,也就构成了产生疲劳的根本原因。如前所述,人之初元气来自于父母之精,既生以后,主要来自于饮食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同时还要借助自然界的清气(氧气),而水谷精微的化生主要依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在这里,脾胃功能包括消化、吸收、转输、提供造血原料、参与水液代谢等多方面,因此,古人把脾胃称之为后天之本。脾胃强壮则元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耳聪目明,精力旺盛,防病抗病能力提高,抗疲劳能力增强。
如何防止自己疲劳呢,我们平时要保持良好心态,做到“形神合一”,合理组织训练和劳动也是预防过度疲劳的重要因素,注意劳逸结合,恰当安排工间暂歇和工间休息。其他措施如改善训练或劳动环境卫生,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宣传训练、劳动、运动生理卫生知识,加强医学监督,改善伙食,搞好卫生保障。
另外可以做一些保健操来缓解自己的疲劳感,下面给大家推一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功,大家可以健身的同时,缓解疲劳。
手托日月演太极,朱雀青龙结白虎。
龟蛇一体化玄武,五气朝元转辘轳。
龙虎交媾大丹成,武当易筋秘功夫。
1.双手托日月
日精月华在双眼,抱球上托注掌心。
纳气默数用意念,展翼下收沉丹田。
2.前朱雀
朱雀在前司呼吸,左伸右伸握拳紧。
二十四宿合一体,筋骨强健万石力。
3.左青龙
青龙源自火中出,功在南方调心药。
目随掌转意气合,心忘虑念获超脱。
4.右白虎
白虎乃从水中生,青龙白虎本相亲。
坎北纳气固指紧,左右互行意力兼。
5.后玄武
玄武乃由龟蛇配,旨在身后固腰肾。
式如转动小辘轳,内外翻掌画弧圆。
6.转辘轳
辘轳旋转似翻车,转动臂膊壮腰身。
前俯抓拳抵足尖,膝挺一例抻拔筋。
7.龙虎相交
龙虎竞争腾紫烟,心肾相交内丹生。
二体本来同一宫,离合浮沉初复终。
怎么样,练一套下来,是不是自己的身心放松了很多,疲劳也消除了很多呢,健康的身体来自平时的各种养生,想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的知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