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是指从冬至逢壬日算起的第3个寒天,其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
具体计算方法是,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每“九天”算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作"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以此类推,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便在"三九、四九天"。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就暖和了。
一、进九时间表
一九:年12月21日-年12月29日
二九:年12月30日-年1月7日
三九:年1月8日-年1月16日
四九:年1月17日-年1月25日
五九:年1月26日-年2月3日
六九:年2月4日-年2月12日
七九:年2月13日-年2月21日
八九:年2月22日-年3月2日
九九:年3月3日-年3月11日
三九天如何养生,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二、起居养生
1、“衣”道有理
天气冷大家都知道多穿衣服,那么是不是穿得越多、穿得越厚就越好呢。
对于讲究“度”的中医来说当然不是这样,冬季的衣着应该以温暖舒适为佳,如果衣服过于单薄容易遭受寒邪,而衣服过于厚重则容易导致腠理开泄,而招致寒邪侵入。
《保生要录·论衣服门》就指出:“冬月棉衣莫令甚厚,寒则频添重数,如此则令人不骤热也。”
冬季如果因为穿得太多而大汗淋漓那就太得不偿失了,因为出汗会导致阳气的发泄,这样寒气就会趁虚而入,人体自然容易遭受寒症。
2、出行讲时间
对于喜欢早晨锻炼的人来说,冬日的早晨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时间,尤其到了三九天气,气候寒冷万物此时生机闭藏,阳气潜伏起来,阴气此时盛行。
外出运动的时间最好能选在正午时分,因为此时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人体自身的阳气也达到了一天中相对较旺盛的状态。
这时外出散步,也最容易激发人体的阳气,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对身体的新陈代谢都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暖从足下来
有研究表明脚与上呼吸道粘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脚部受寒,人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更容易患上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的疾病。
此外还容易引起腰腿疼、胃疼、男性阳痿、女性痛经等症。
因此应该重视冬季脚部的保暖和锻炼,在室内要避免久坐,经常跺脚保持一定的温度,选择适合的鞋袜,对脚的保暖也很有好处。
脚汗多的人鞋内最好放置鞋垫,雨雪天鞋袜湿后要及时更换。如果脚部受了寒,可以用热水泡脚,再轻轻按摩或者用生姜、桔梗煎水泡脚。
4、艾灸养血
中医养生学也认为,艾灸也是最有效的扶阳方法,尤其在三九天期间进行艾灸,不仅能祛除寒邪,温养经络,培元固本,还能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常用穴位有关元穴、中脘穴和足三里穴。
艾灸操作简单,选好穴位,将艾条燃着端悬起,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3~5cm,灸治时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灸10~15分钟。
注意: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一旦出现头晕、眼花等晕灸感觉,要立即停灸。
若有明显的灼伤感,可根据热感适时调整距离,以免灼伤皮肤。
三、饮食养生
1、羊肉
中医讲冬季要补肾,因为肾是先天之本,补肾可以让我们在冬天增强免疫,减少发病。而羊肉正是这种温性的食材,能帮助我们在冬天养生。
2、黑米
黑米不像白米那样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脱壳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这种口感较粗的黑米适合用来煮粥。
煮粥前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与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做成点心、汤圆、粽子、面包等。
3、红茶
在冬季我们可以适度饮用红茶或者普洱茶,红茶品性温和、味道醇厚,含有丰富的类*酮化合物和钾元素。
类*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而钾对于心脏保健有益,对防止中风和心脏病有一定的作用。
红茶适合在冬季饮用,对肠胃也比较温和,它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了酶促氧化反应,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大为减少。
不仅如此,这些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还能促进肠胃消化。因此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红茶要趁热来喝,这样口感好,又能暖胃。
4、素汤养生
对于正常人来说,冬季也不需要特别补充什么营养。素高汤是个不错的东西,使用蘑菇、豆腐等东西煲出来的汤汁同样可以和肉汤媲美。
比如可以用*豆芽、海带、胡萝卜、白萝卜、番茄、高丽菜来煮汤,把所有原料放进水中熬煮1个小时左右,等所有的蔬菜味道都释放出来之后把菜渣过滤出来,剩下的就是鲜美的素高汤。
素高汤因为加入了萝卜和高丽菜,这样汤汁里面就有了自然的甜味;而海带的加入则能增鲜、增稠,让汤汁看上去更加粘腻。
不过也有一些要注意的,不能光强调粘稠,冬日烹饪也要避免使用太复杂的烹调程序,用油量一定要适度,多选用新鲜和原始、原味、加工程序少的食材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