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活着口碑翻车,刘亚仁,你怎么接了这么 [复制链接]

1#

刘亚仁是谁?

一个出生于年,17岁参演青春剧出道,随后在不同类型的影视剧中打转,将自己从“小鲜肉”磨练成演技派的韩国青年演员。

从21岁获得韩国青龙奖最佳新人演员提名开始,刘亚仁便成了韩国各类影视奖项中的常客。

提名多多,真正拿到手的奖杯也不少。

近几年,他更凭着《思悼》、《六龙飞天》和《燃烧》,成了在许多中国观众心目中也备受认可的实力派小生。

但刘亚仁主演的新片《活着》,却翻车了!

《活着》开分5.8分,目前已跌至5.6分,成了刘亚仁分数最低的一部作品,比他年的剧集《时尚王》还要低0.1分。

那么,《活着》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它又因何口碑崩盘呢?

01立意不错的小格局灾难片

《活着》是一部以丧尸为背景的惊悚、灾难片。

它讲述了感染事件突然发生,公寓楼的人接连受伤发生尸变。幸存下来的吴俊宇(刘亚仁饰)和金侑彬(朴信惠饰),在多日孤立无援的坚守中结成同盟,带着“活下去”的信念与周遭的危险相抗,最终等来救援。

虽然是灾难片,但《活着》几乎全程将故事发生地缩在公寓楼的房间、楼道和庭院中,只在影片结束时,才用空中俯瞰的角度印证这是一起全国性事件。

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镜头着重落在吴俊宇的身上,讲述他如何在重重危险之中,独守在房间内,熬到弹尽粮绝,想要绝望放弃。随即,在他准备结束自己生命时,女主角金侑彬带着一束光出现,重新唤起了他的求生欲。

两个被困在“孤岛”中的年轻人,隔着数十米的楼间距离,利用望远镜、手机、无人机、绳索等装备,建立起了“战友”关系。

最后的三分之一内,吴俊宇和金侑彬跃出窗口,在丧尸群的围堵下退入另一栋楼,进入到另一个房间。但在这里,他们又遭遇了来自同类的恶意……

作为一部灾难片,《活着》不靠场景特效做噱头,而是用空荡荡的房间、随处游荡的丧尸群和独自生存的幸存者,来营造末日绝境感。

在金侑彬出场前,吴俊宇经历了食物不足、断网、家人遇难、断水等变故。每一重,都会让他的处境、心境被拉入深渊一程。但最令人绝望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来救援,不知道自己所有的坚持会不会成为一场空梦。

女主角出现后,情节走向成了灾难中的抱团取暖。转换场地进入新空间后,又成了两个人的并肩作战、相互拯救。

因此,《活着》立意不算俗套,段落划分层次明了,但可惜的是……

02贯穿全片的BUG,毁了这个故事

人造的故事,BUG总是难免,但《活着》的BUG已经严重超出了能被观众宽容的范畴。

影片一开始,气氛平常到就是普通的一天。

吴俊宇起床,带着未散尽的睡意开冰箱、拿饮料,然后看到母亲留下的字条,叮嘱他去买菜。但吴俊宇就像大多数行动力不那么强的“宅男”,选择了坐在电脑前,准备跟网络小伙伴们进行游戏大战。

就在这时变故突生,惊叫声、奔逃声从窗外传来。吴俊宇来到窗前,发现许多人拥挤推搡着从楼内逃出。一片混乱中,有人飞扑着撕咬攻击着同类。

人群中,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茫然无措地寻找着什么;另一端,一位手提着菜刀的妇女也在四处寻望。之后,她们看到了彼此,呼唤着对方靠近。

原来,是一对母女。

当她们相拥时,女孩突然抬头、扭动脖颈,表情变得狰狞,随后一口咬向母亲,两人纠缠着倒在地上。从她们身边奔逃而过的人,带着惊恐、犹疑略微停驻,再接着跑开。

镜头转回楼上吴俊宇房间。

原本望着院中的吴俊宇听到急促的敲门声,他惊疑不定地走到门后,透过猫眼向外张望,发现什么都没有。然后,吴俊宇慢慢拧开了门锁。但是他刚将门打开一道缝,就有人强行挤了进来。

进来的年轻男子自我介绍是隔壁邻居,说自己哥哥刚才在家中突然出现攻击行为,他不得已只能逃到这里,请求吴俊宇收留自己。在被拒绝后,邻居小哥称借用一下洗手间就离开。

当邻居小哥进了洗手间后,吴俊宇从电视新闻中得知国内发生了莫名感染事件。被感染的人会尖叫、双眼出血、食人。想到刚在窗前看到的一切,以及闯进来的邻居小哥,吴俊宇打开抽屉,拿出了一把刀来防身。

这时,邻居小哥从洗手间出来。他说话、举动正常,但是双眼已经殷红出血。吴俊宇拿着刀,要求他离开自己家。

就在这个过程中,邻居小哥持续性尸变,存留的人类意识彻底消除。但幸好,在最后的关头,吴俊宇将他推出了门外。

紧接着,惊魂未定的吴俊宇又透过猫眼,看到了一场凶残的猎杀……

只是这一段开场戏,就已经存在着多个问题。比如这是一栋公寓楼,居民们遇到突发事故,本能应该是躲在自己家中,而不是像片中那样四散奔逃。只能说导演为了让主角“身陷险境、孤立无援”,强行让群众演员们变成了没有头脑的工具人。

再比如,女孩从言谈举止完全正常到尸变,间隔不过十来秒钟。而之后的邻居小哥,导演却足足给了他几分钟时间。

这之后,还有主角20多天一直没有长长过的头发。十多天内只靠饮用少量水、酒,依然体力充沛到可以跟丧尸干架的体能;同样的楼层却能借助绳子来回传东西;借着一根极细的绳索就能攀援到4楼的男丧尸;原本只在院子里打转,突然就成群结队进入楼中的丧尸群;撞了腰就昏倒在地的女主角;断水半个月,女主角还能保持发型不变,空气刘海蓬松迷人;女警那把子弹“没数儿”的手枪;借助绳子从四楼一跃而下,一人对抗蜂拥而至的丧尸群多时,恍若超人上身的金侑彬;明明被下了药却说清醒就能清醒的男主;从楼下悄然升上来的直升机……

诸如此类的问题,影片中比比皆是。导演为了给男女主角开挂,已经到了随心所欲,丝毫不讲逻辑的地步。

真正是BUG像筛子,逻辑像瀑布,即便是刘亚仁和朴信惠也救不了。

03或许,刘亚仁是看中了人物的发挥空间

所以,这样一部可划归“烂片”的电影,刘亚仁到底看中了它什么?

或许,是人物的发挥空间吧。

《活着》这样除了群众演员的特效装,再看不到一丝特效的灾难片,反而可以给演员更多的发挥空间。

尤其是按照影片的设定,刘亚仁在片中的“独角戏”,几乎占据了片长的一半。

在女主角未出场的“20多天”里,吴俊宇虽然基本只做了一件事——活下去,等救援,但他身处的场景不变,心态却在变。

作为一名实力派,刘亚仁对于人物的把控度很高。角色的惊惶无措、颓废独孤,以及在从语音文件中得知父母姐姐都已经遇难时,冲出门外想要与丧尸们同归于尽的悲愤,之后又被眼前残暴景象吓清醒,恢复到本能求生状态的过程,称得上层次分明、细腻精准。

但是相比较刘亚仁过往的经典作品,他在《活着》中的表现并不算很好。这其中,既有缺少对手演员“刺激”的原因,也有影片情节设定不靠谱的问题。

我们常说“飙戏”,指的就是实力相当的两位或多位表演者的对撞。他们在表演中的相互带动、刺激,往往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也就是另一种俗称“表演化学反应”。

独角戏虽然考验演员功力,但即便是戏骨级实力派,也不能保证每一场独角戏都足够精彩、出色。

而当影片情节都失真、漏洞百出的情况下,演员即使单场景表现出色,串接起来后也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效果。

希望,刘亚仁下次挑戏时,还是考虑下多方位因素。毕竟,扎实的剧本与优秀的演员、靠谱的导演,三者合一才是创造出佳作的必要前提,哪一环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作品的最终质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